在安静状态下,一个成人的心率应该在60次到100次之间。如果小于60次就叫窦性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就叫窦性心动过速。有些年轻人,尤其是喜欢运动的,特别是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率还可以出现50次左右。 如果一个人心率是48次,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比如血常规、心电图,尤其是动态心电图、超声、胸片,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有问题,以及看24小时的心率,如果24小时平均心率在48次,没有长间歇,患者也没有症状,心脏没有结构性的改变,需要严密的观察,定期的观察动态心电图,不需要给予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有长间歇,最好看专科医生,看是否有安置起搏器的必要。所以一旦出现心率偏低的情况,需要及时到跑医院明确诊断,查明病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我们正常人的心率在安静状态下是60到140次之间。小于60次就叫窦性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就叫窦性心动过速。而对于大多数的成人来讲,他的基础心率往往在60到74之间,因此心率65次是属于正常范围的,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给予特别的检查和处理。 但是如果患者有心悸、胸闷、气憋的表现,还需要到临床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X片、血常规、超声心动图、胸片、肝功、肾功、尿常规、甲状腺的功能等检查,排查是否有基础的心脏病或者是其他的病变。 对于大多数没有症状的人,心率在65次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只需要定期复查,定期随访就可以。
对于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是60到100次之间。如果小于60次就叫作窦性心动过缓,大于100次叫窦性心动过速。但是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喜欢运动的特别是运动员,心率在静息状态下往往偏慢,可以到50次左右。 但是尽管是50次左右,临床上还要进一步检查,比如心电图,尤其是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血常规、甲状腺的功能、尿常规,看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是否有甲减等表现。 如果患者平均心率在50次左右,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且心脏结构和功能是正常的,没有明显的不适,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需要严密的观察、定期的随访。 所以如果有心率低于50次的情况出现,需要查明原因,明确诊断。
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最后的归宿,是一个综合征。我们正常的射血的分数是50到70,如果小于40,就是较重的心衰,心功能大概在三级左右。所以是三级的心衰。 而心衰的处理应该是积极查找患者的基础疾病,比如说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肺心病、风心病等等,同时积极去除心衰的诱发因素,包括劳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同时积极的给予对症处理:强心、利尿、抗感染,β受体阻滞剂,以及脑啡肽酶抑制剂,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总之,射血分数35大概是一个三级左右的心衰,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纠正心衰,减轻患者症状。
因为血压和心率是相对的,有许多人在临床上应用了降压药以后,因为血压下降的速度过快,心跳就反射性的变快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因此在应用药物的时候,除了用其他的降压药,最好加一点小量的β受体阻滞剂,其他的降压药减一减量,这样保证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而又没有心跳反射性的心动过速,引起患者心慌,胸闷气憋的症状,这样既能平稳的降压改善患者的症状,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临床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是综合的联合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必要的时候,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