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良性病变,出现癌变的几率较小。尿道息肉主要为尿道炎症,黏膜下静脉曲张以及尿道黏膜脱垂等因素所引起,会引起尿不尽,尿频,尿道外口烧灼感等症状。如果尿道息肉比较严重,还可引起排尿困难以及反复的尿路感染。 在出现以上症状后,患者应当去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尿道镜检查,体格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在确诊以后,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将局部的息肉切除,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尿道口息肉切除术,尿道镜下尿道息肉电切术等。
尿黄并且异味特别重的原因如下: 一,如果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可能会导致尿液当中的脓性分泌物以及细菌代谢产物增加,就可引起尿黄并且有异味的情况,一般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通过尿常规,尿液培养等检查确诊。 二,如果在日常饮水量过少,体液流出较多,可能会使尿液出现极度浓缩,就会导致尿液颜色变黄并且伴有异味,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多饮水后可逐渐缓解。 三,如果长期存在尿黄以及异味重的情况,可能为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应当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女性尿频,尿急,尿痛为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所引起,比如膀胱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可口服,也可通过静脉输入,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包括头孢地尼,阿奇霉素等。还将配合使用一些改善排尿不适症状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三金片,热淋清胶囊等,治疗周期大概为1~2周,通常可痊愈。 如果尿频,尿急,尿痛为泌尿系统结石所引起,对于较小的结石,主要是通过药物排石。如果结石直径较大,可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手术取石,结石在排出后,排尿不适的症状会消失。
尿道炎主要是去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实验室的相关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尿道分泌物涂片培养,病原体检测等。 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通常表明存在炎症反应。通过尿道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能够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从而对尿道炎做出初步的诊断。在进行病原体检测时,能够确定引起尿道炎的具体致病菌,比如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 通过以上检查,再结合患者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临床症状,可诊断为尿道炎疾病,应当根据致病菌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抗生素类药物予以治疗。
尿白细胞2+,说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几率较大,这一项指标并不能够说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疾病,还可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尿液培养检查进行诊断。如果伴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并且在进行尿液培养检查时,能够准确发现致病菌的具体类型,就可完全判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疾病。 在确诊后,应当及时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也要足量,足疗程的用药,不可停药或减药。在症状完全消失后,还应去医院进行复查,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