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3+,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所引起的: 一,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比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由于存在炎症感染,会剧烈的刺激局部的黏膜或软组织,就可引起出血。血液与尿液相混合,在尿常规检测时就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 二,结石,输尿管,肾脏,膀胱等部位如果出现结石,结石会划伤周围的黏膜组织,就可引起尿隐血。 三,运动性的血尿,如果进行了剧烈运动,肾脏血液的供水可能会减少,而肾小球因为缺血会造成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就会进入到尿液当中引起尿隐血,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尿隐血3+,说明有血液混入到了小便当中。在正常的尿液当中,通常不含有血液成分。单纯尿常规检查并不能够判定是某种因素所引起,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进一步的泌尿系统检查确诊。 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通过尿细菌培养,能够检查出致病菌,可判定为泌尿系统感染疾病,需及时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如果伴有剧烈的腰腹部疼痛,可能为泌尿系统结石所引起,可进行泌尿系统CT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如果存在结石,应及时的进行排石处理。
对于肾脏本身出现了异常所引起的尿蛋白质2+,患者应当严格限制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奶制品,蛋类,瘦肉等。因为在摄入这些食物后,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使肾脏疾病加重。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在出现高热后及时的进行退热治疗。 如果是由于肾外器官所引起的肾脏损伤,比如高血压,风湿性疾病等,患者应当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也不要每天大量饮水,并且在日常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适当的食用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增加身体的营养。
尿蛋白质2+,主要为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导致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异常。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通常会进入到血液当中,不会通过肾脏的滤出,但是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异常以后,就会经过肾脏的滤出,进入到尿液当中,随着尿液排出到体外,通常还伴有双下肢以及面部浮肿等症状。 在出现此种情况后,应及早的去医院进行详细的肾功能检查以及24小时蛋白定量检测。如果确定存在肾脏疾病,应及早的进行治疗。
尿隐血3+,需要注意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应当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进行判断。如果长期出现尿隐血,并且没有任何其他症状,患者应当重视,可能是泌尿系统肿瘤所引起。因为肿瘤表面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在破裂后就可引起尿隐血,可通过泌尿系统检查,然后再进行相关的病理学检查。 如果确认为肿瘤,应尽早的进行切除,避免引起严重后果。如果尿隐血还伴有其他排尿刺激征,比如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当警惕为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所引起,需要进行尿液培养等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