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主要是进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可能会发现尿液当中的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时,能够确定在24小时内尿出的蛋白总量,然后再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判断。 如果患者存在高热,精神紧张或者是短期内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并且没有其他一些临床症状,可能为生理性的蛋白尿,一般无需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可能为病理性的蛋白尿。
尿液有白色泡沫的原因如下: 一,如果憋尿时间过久,在排尿时可能会导致尿液表面的张力增大,就可引起白色泡沫,但通常会很快散去,一般不会造成影响。 二,如果喜欢吃肉类,并且短期内食用的肉类食物过多,可能会导致尿液当中的蛋白含量增多,也容易出现泡沫尿。一般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应调整饮食,可逐渐恢复正常。 三,如果长期存在白色泡沫的情况,应当警惕为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炎等,通常还伴有面部以及下肢浮肿的症状,可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小便白色泡沫多,说明尿液当中含有其他物质。正常人小便时可能都会产生少量的泡沫,主要是由于尿液当中含有少量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等物质,就会造成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从而出现泡沫尿,尤其是在早晨排尿时,由于膀胱内的尿液量较多,冲击力较大,就容易使尿液出现泡沫,但会很快消失。 如果小便白色泡沫长期存在,并且经久不散,表明尿液当中的蛋白含量增高,主要为肾脏疾病所引起,应当进行肾功能方面的检查明确诊断。在确诊以后,要尽早的进行治疗,避免引起严重的肾病。
尿隐血3+无症状,可能为泌尿系统肿瘤或肾脏疾病所引起。如果尿隐血的情况一直存在,并且还出现了肉眼血尿,患者为老年人,可能为泌尿系统肿瘤所引起,可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尿脱落细胞检查和膀胱镜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肿瘤。如果存在肿瘤,还要做病理学检查,确认肿瘤的性质,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 如果排除了泌尿系统肿瘤,尿隐血3+还可能为肾脏病变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脏的滤出出现异常,就会引起尿隐血。通常是镜下血尿,应当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后做进一步的治疗。
尿蛋白质2+,说明尿液当中还有比较多的蛋白,可能是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急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均会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大量的蛋白会经过肾脏的滤出进入到尿液当中,就可引起尿蛋白增高。通常还伴有四肢以及面部的浮肿等症状,可通过24小时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检查确诊。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尿蛋白增高的情况,可能是一些生理性因素所引起,比如高热,剧烈活动,短期内进食了含蛋白量较高的食物,均可导致尿蛋白出现阳性,通常为一过性的蛋白增高,持续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