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其治疗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的不同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一般需要用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脾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脾切除,才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白血病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需要进行联合化疗,而且化疗效果非常好,达到完全缓解,血小板才能够升到正常。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治疗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首选糖皮质激素,其次,可以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
急性白血病M2是有可能治好的,白血病M2也叫做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诱导阶段,通过联合化疗,诱导白血病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使其血常规和身体状况都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有70%的患者通过一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可以达到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后,需要进行巩固化疗,依据危险度的分层,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不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往往需要进行六到八个疗程的巩固化疗,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在30%-40%。对于中高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的长生存率可以达到50%-60%。所以当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应该积极的治疗。
正常白细胞计数是4到1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乘以10的九次方每升就叫做白细胞减少,因此一次白细胞计数减低,其临床意义不大,需要定期复查,如出现白细胞计数持续的减低,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原因。 白细胞减少主要的风险是感染,因为白细胞是人体抗感染的主要细胞,一旦出现白细胞的明显减少,那么患者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发生率增高。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白细胞生成减少,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者导致的白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还有一种叫假性白细胞减少,是因为白细胞在循环池中贴到血管壁上所引起的,一般不需要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其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其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同时可以输注血小板和应用丙种球蛋白。 如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可选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或者脾切除来治疗,其他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还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针对不同疾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血小板才能够升到正常水平,才能够是患者的预后良好。
地中海贫血,也叫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因某个或多个珠蛋白基因异常,引起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导致珠蛋白链比例失衡,引起正常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和过剩的,珠蛋白肽链在红细胞内聚集形成的不稳定产物。 前者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后者可导致无效红细胞生成及溶血,根据受抑制的肽链不同,分为多种类型的贫血,其中最常见的是α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东南亚,地中海区域,我国西南,华南一带为高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