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低下是指骨髓当中有核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1:100以上,通常情况下发生骨髓增生低下时,说明机体存在着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有可能会出现骨髓增生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少数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也有可能会出现增生低下。如果是恶性肿瘤或白血病患者,在进行化疗过程当中,骨髓受到抑制,这时也有可能会出现骨髓增生低下。 长期接触放射线照射的病人,有可能会出现骨髓增生低下,所以,临床上如果是出现骨髓增生低下时,需要考虑到上述疾病可能,进一步进行骨髓活检等检查。
临床上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因是比较多,比如机体对于铁的需求量比较多,月经期女性,孕妇,哺乳期女性,或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青少年儿童,婴幼儿,对于铁的需求都是比较多的。 如果是饮食当中摄入铁不足,比如长期素食或病人存在着消化系统疾病,比如病人进行了胃切除手术以后,对于铁的吸收出现障碍,这时都有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另外,如果是铁丢失过多,也有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比如病人存在着痔疮,长期少量的失血,铁也会随之丢失,过度献血有时也有可能会使铁丢失过多。 所以,发生缺铁性贫血时,最重要的进行补铁治疗,还需要对缺铁性贫血病因进行检查,进行针对性治疗。
血小板偏高有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所引起: 一,发生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偏高。 二,如果发生恶性肿瘤,也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偏高。 三,如果发生了脾功能亢进,进行了脾脏的切除手术,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反应性的偏高,有时血小板可以达到六百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四,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如慢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偏高,甚至有可能会高于一千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所以,临床上发生血小板偏高时,要进一步进行病因检查,需要根据其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是血红蛋白高一点点,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有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原因所引起,不需要特别担心,如果是不放心,也可到医院系统检查,比如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排除一些血液系统疾病。 血红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男性正常范围是120到160克每升,女性正常范围是110到150克每升,临床上如果是出现血红蛋白高一点点,有可能病人存在着一些缺氧性疾病,比如先心病,肺心病或运动员,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在高原地区长期居住,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如果是发生剧烈的呕吐,腹泻或发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有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偏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由于血小板生成减少,止血功能下降,病人经常可以无明显诱因的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点,瘀斑,还可以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内脏器官的出血,如吐血,呕血,便血,尿血,女性有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等,甚至有可能会发生脑出血。 由于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病人经常发生感染,发热,可以伴随有咳嗽,咳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还可以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通常要通过骨髓穿刺以及骨髓活检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