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能不能治好,是取决于肾炎患者的病情。一般来说,有些肾炎是能够治好,彻底治愈,不再复发,而有些肾炎虽然能够治好,达到临床治愈的程度,但是容易出现复发。有些肾炎通过药物治疗以后,不能够治好,患者始终存在有尿蛋白,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血压升高等等。 比如,急性肾炎,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地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合理的休息,绝大多数急性肾炎都能够治好,不再复发。肾病综合征通过激素治疗以后,也能够使尿蛋白消失,水肿消退,但是如果患者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的减药,有时候肾病综合征容易出现复发,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很难治好的。
所谓蛋白尿就是指患者尿液中存在有过多的蛋白质,正常的人尿液中不存在蛋白质或者有少许的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量是小于150毫克,如果超过150毫克,就说明存在蛋白尿。 临床上面引起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很多的,一旦出现蛋白尿,一般考虑是与肾脏疾病有关系,比如当出现肾小球疾病或者存在有肾小管疾病的时候,就会导致蛋白尿的出现。 当然,有些患者出现蛋白尿,可能是与其他因素有关系,比如发热,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的站立,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 所以,当患者出现蛋白尿以后,一定要明确原因,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肾穿刺检查。
由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疾病称为紫癜性肾病,临床上面引起紫癜性肾病的原因是很多的,往往是与患者接触了各种可能的过敏原有关系。 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时候,可以导致紫癜性肾病。另外,当患者接触了花粉,油漆,粉尘或者接触了药物以后,也可以导致紫癜性肾病,所以紫癜性肾病是由于这些过敏的因素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导致紫癜性肾病的发生。 一旦出现紫癜性肾病以后,患者往往表现有皮疹,关节疼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腹痛以及消化道出血,从肾脏方面来说,表现的是血尿,蛋白尿,会出现水肿,严重的也会出现肾功能异常。
肾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尿液检查,一般通过尿液检查,如果发现有蛋白尿,尤其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以上,而且排除因为感染,发热,剧烈运动,引起的生理性蛋白尿,应该考虑肾炎的存在。 另外,如果通过尿液检查,发现有红细胞增多,而且是以畸形的红细胞增多为主,也是要考虑肾炎。 通常肾炎的诊断,还需要进行肾穿刺,肾脏病理检查,如果发现有肾小球的疾病,比如存在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也是诊断肾炎的依据。 一旦出现肾炎以后,要引起重视,因为肾炎可以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当然不同类型的肾炎,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
一旦诊断有紫癜性肾炎以后,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对于病情比较轻的紫癜性肾炎,通常在去除过敏因素,保暖以及适当休息的情况下,紫癜性肾炎可以得到恢复。 当然,紫癜性肾炎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求低盐,低脂饮食,忌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除此之外,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根据紫癜性肾炎的病情,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果存在有水肿的情况下,要使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 有些严重的紫癜性肾炎会出现血压升高,这个时候需要使用降压的药物,比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等,对于大量蛋白尿的紫癜性肾炎患者,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