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 一,脊柱骨折大多都有颈部,腰背部的受伤史,如高空坠落,重物击伤,被塌方的泥土,石块砸伤,掩埋等。 二,脊柱受伤部位疼痛,如腹腔的神经受伤时,还可出现腹部疼痛,腹胀,肠麻痹者不能自主排尿,排便等症状。 三,脊柱受伤后出现身体或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不能活动,甚至瘫痪,说明脊柱骨折,并且有脊髓和神经的损伤。 四,脊柱受伤部位肿胀,有压痛,可触摸到脊柱骨的后凸畸形。 五,放射线片,CT可明确诊断脊柱的骨折情况,核磁检查还可诊断脊髓神经的损伤情况。
肱骨干骨折后会出现上臂的疼痛,患处肿胀,皮下瘀青斑,上臂的畸形,上肢活动出现障碍,检查时可见上臂的非正常关节的异常活动,即假关节活动现象,并出现骨擦感,骨的传导音减弱或消失。因为桡神经与肱骨干中段相伴走行,此处骨折时,肱骨干断端极易损伤到桡神经,桡神经损伤后可出现手腕下垂,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抬起,前臂也不能向后旋转,手背拇指侧的皮肤感觉丧失或减弱。 如开放性的骨折时,有时可见到外露的肱骨骨折断端,X线可显示骨折的断端,并能明确诊断,即骨折的情况,千万注意上臂外伤后检查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可动作过大或粗暴,避免加重损伤,特别是不要刻意地检查是否存在骨擦感或异常活动等。
肱骨干手术后,一定要注意观察病人患肢的血运情况,感觉是否出现异常,如存在桡神经损伤时,要向病人及家属告知桡神经手术后预后的情况等等。手术后,患肢要采取抬高位,主动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锻炼,手术切口要定期换药,避免污染,如伤口出现感染,要进行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治疗。 手术两到三周以后,就应进行主动的腕关节,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肩关节进行外展内收的活动锻炼,活动量开始时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的频率,六到八周后可加大活动的量,肩关节也可以进行旋转活动,手术后尽量多食用优质蛋白,维生素,钙质丰富的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和良好的睡眠,促进骨折及手术切口的愈合,尽量少食用辛辣等刺激食物,可配合理疗,中药治疗,并要定期进行复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脊柱骨折最严重的危害就是脊髓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所致的颈髓损伤时,不仅能严重致残,还可危及生命。 脊柱骨折造成脊髓损伤和神经损伤时,脊髓神经所支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都会出现障碍,胸腰段的脊髓骨折所致的脊髓损伤,可使下肢的感觉和活动功能丧失,出现下半身的瘫痪。 颈椎骨折所致的颈髓损伤,双上肢也可出现瘫痪,如果脊柱骨折损伤了支配肺部呼吸肌的神经时,病人就可出现呼吸瘫痪,可发生呼吸衰竭,死亡。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病人,由于瘫痪长久卧床的病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如果病人不能自主排尿,长期留置导尿管,则易发生泌尿道的感染和结石,男性的病人还易发生睾丸炎症。 病人瘫痪,皮肤没有知觉,长期卧床受压的部位皮肤容易出现坏死,即是压疮,瘫痪病人出现压疮是极难愈合的。
肱骨就是人体的上肢后臂,肩关节至肘关节的那个骨头,肱骨的上端叫肱骨头,肱骨头下面有点变细的部位叫外科颈,肱骨的下端叫肱骨滑车,肱骨滑车的内侧叫内上髁,外侧叫外上髁,当肱骨外科颈下面一到两厘米至肱骨髁上两厘米之间的骨折,就是肱骨干骨折。 如果肱骨骨折处皮肤破损,肱骨骨折断端暴露,与外界相通时,就称为开放性肱骨骨折,否则就是肱骨闭合性骨折。如果肱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称为肱骨的完全骨折,否则就是不完全骨折,如多见于儿童的青枝骨折。肱骨干中段的骨折时,骨折的断端损伤到脑神经,可产生手和腕部的异常。肱骨干骨折时,由于受到了肌肉的牵拉作用,骨折断端多发生分离,移位或旋转,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