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是2003年提出的概念。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是因为发育不良、儿童股骨头坏死、股骨头滑脱、髋臼内陷、创伤、手术过度矫正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髋关节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和中年间断或者持续性腹股沟区的疼痛,在夏冬弯腰、抬腿、爬山等屈髋动作时诱发疼痛或加重,伴髋关节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表现为髋部无力、打软、假性交锁,踢足球等体育运动后长时间行走、久坐矮凳、长期开车等也可以诱发。 主要临床体征是髋关节内旋受限,屈髋内收内旋可诱发疼痛。个别患者在伸髋外旋时诱发疼痛,该类疾患可以导致髋关节相应部位的盂唇损伤、软骨损伤、晚期可以发展为骨性关节炎。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最大的一支,是坐骨神经主干的延续,它起自坐骨神经,经大腿中段至远端1/3水平分叉处。胫神经再向下走行过程中发出分支,支配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胫神经通过内踝后方的踝管进入足底,支配足底的感觉及足底的肌肉。 胫神经损伤的表现是所受损胫神经功能的直接反映。胫神经损伤在腘窝腓总神经发出之前的部位,可以导致其所支配的所有肌肉功能障碍。即该神经感觉支配区感觉减弱和感觉异常,特别是足底。直观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功能足跖屈、足内翻、屈指和供给足底。
肩周炎的锻炼方法,以主动运动为主,具体如下: 一,钟摆运动。上身前驱使肩关节容易放松,利用重力做前后,内外和旋转运动,也可以在站立的时候做肩关节旋转活动。 二,肩内旋,肩外旋活动,躺在床上肘关节屈曲90度,使手心向上和手心向下的前后运动。 三,棍棒操,1.2米长的棒,也可以用长毛巾代替,站立位,双足和肩同宽。健肢带动患肢做,包括:向前上方举,上方举颈后置,向侧上方举,后伸,后上提等。 四,爬墙运动,正面爬墙,练习肩关节前屈和上举,侧面爬墙练习肩关节外展。 五,哑铃操包括上举,侧平举,前平举,内外旋活动。 六,其他结合生活活动。练习梳头,搂腰活动等。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适当使用消炎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也可以有理疗,包括超短波,热水袋或,湿冷毛巾的外敷,冰敷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有: 一、急性腰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侧位屈髋屈膝,并在两膝之间垫一枕头,以缓解神经根张力,卧床时间一般是四到六周。 二、非甾体消炎药联合肌松药,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有效。 三、腰部支具和腰围对部分患者有效 四、激素硬膜外注射。 手术方式有: 开窗髓核摘除术、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技术、腰椎后路摘除附加内固定融合术。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突出的局部病例情况及突出的位置来选择手术方式。
颈肩痛疾病较多,最常见的是颈椎病和颈项部肌筋膜炎。 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颈椎病发生和发展最基本的原因。 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导致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中韧带、黄韧带及项韧带等结构变性,增生,钙化,蜕变逐渐发展,最终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表现。 颈项部肌筋膜炎是多种因素引起颈部、筋膜、肌肉的微循环障碍、组织渗出水肿纤维变性而形成的非特异无菌性炎症。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长期伏案弯腰工作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痛不稳定,棘上棘间常处于紧张状态而产生小的撕裂损伤、出血、渗出。